新闻资讯


李克强总理首谈移动支付监管:包容审慎

信息来源:

“移动支付在中国的发展越来越快,一些国家也很想向中国‘取经’。请问李总理,中国在这一领域取得这样的成绩,有什么秘诀?”11月6日下午,在李克强与6位国际经济金融机构负责人举行的第三次“1+6”圆桌对话会上,一位国际金融机构负责人向中国总理好奇发问。

“确实,虽然移动支付的原始技术源自发达国家,但在中国却获得了更加快速的发展。”李克强说,“几年前,当移动支付最早出现的时候,我们也听到过一些不同意见,包括对风险的担心。但中国政府决定采取一种‘包容审慎’的监管方式。”

 

李克强进一步阐释道,所谓“包容审慎”的监管,就是当新的业态出现时,政府没必要一下“管死”,而是先看一看,在发展过程中逐步纠正问题。

“事实上,随着移动支付的不断发展,大家都注意到,网络交易比现金交易更加便于监管,因为会处处留痕。”总理说,“如今,移动支付在中国的覆盖面已经十分广泛,支付便利化也越来越得以提高。”

除“包容审慎”监管之外,中国银行卡系统发展没有形成垄断,在李克强看来,是移动支付得以迅速发展的另一大原因。

“因此,在移动支付发展过程中,我们一直防止形成新的垄断,因为垄断会阻碍公平竞争。”李克强说,“移动支付的绝大多数受益者是小企业和个人,这也有利于普惠金融的发展,有利于平等。”

包括移动支付在内的数字经济迅猛发展,是此次圆桌会上多位国际组织负责人都感兴趣的话题。李克强表示,创新不与市场结合就难以获得巨大的效益。像移动支付这样的技术要商业化、获得广泛应用,就需要巨大的市场,而中国正是全球最大的市场。巨大的市场不仅蕴藏着广阔商机,也会倒逼技术研发不断升级。

他强调,中国愿意与发达国家加强金融科技创新的合作,并严格保护知识产权,营造更有利于创新合作的营商环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