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闻资讯


安华信达中标内蒙古农村信用社联合社业务连续性风险评估咨询项目

信息来源:

经过多家国内外优秀IT公司的激烈竞争与角逐,最终安华信(SECSINO)凭借优秀的解决方案和综合技术实力中标内蒙古农村信用社联合社业务连续性风险评估咨询项目。

 

 此次项目内容包含:

参考行业标准及监管要求,充分识别自治区联社重要业务、重要系统所依赖的关键资源存在的各类威胁以及资源自身的脆弱性,确定资源的风险敞口,明确风险类别及场景,分析潜在风险和影响,评估各类风险场景的风险等级,针对性提出整改建议,明确风险处置策略、风险处置优先级,形成风险评估报告。关键资源应当包括关键信息系统及其运行环境,关键的人员、业务场地、业务办公设备、业务单据以及供应商等。

根据识别的风险敞口制定降低、缓释、转移等应对策略。依据防范或控制风险的可行性和残余风险的可接受程度,确定风险防范和控制的原则与措施。根据恢复策略识别恢复最低运营水平所需的关键资源,制定资源建设计划,形成资源建设方案。对自治区联社人员编写的业务连续性计划、应急恢复预案、资源建设计划提供必要的指导和梳理。

根据自治区联业务影响分析结果,依据业务恢复指标,制定差别化的业务恢复策略,主要包括关键资源恢复、业务替代手段、数据追补和恢复优先级别等。

依据业务恢复策略,确定灾难恢复资源获取方式和灾难恢复等级。

开展业务连续性相关培训,包括对项目参与人员进行专项培训以及全区法人机构业务连续性管理开展培训。

按照自治区联社实际,根据业务连续性风险评估结果和业务连续性计划,形成2023-2025年业务连续性管理战略。

 

关于内蒙古农村信用社联合社

1951年,内蒙古自治区第一家农村信用社——敖汉旗贝子府农村信用合作社成立,以互助合作方式为广大农村牧区群众解决生产生活中的资金困难,标志着信用社从此登上内蒙古经济社会发展的舞台。2005年8月,按照国务院深化农村信用社改革统一部署,自治区人民政府全面负责农村信用社的管理工作,组建内蒙古自治区农村信用社联合社,授权履行对全区农信社“管理、指导、协调、服务”职能,拉开了全区农村信用社新一轮改革发展的序幕。

内蒙古农信现有法人机构93家,其中农商银行37家、农村合作银行3家、统一法人社53家,营业网点近2200个,村级助农金融服务点8600多个,员工近3万人,全渠道有效客户突破1000万,基本实现了金融基础服务不出村、综合服务不出镇,在县域经济社会中发挥着重要作用,是全区资产规模最大、支农支小力度最强、营业网点最多、服务网络覆盖最广的地方性金融机构。2021年被党中央、国务院授予“全国脱贫攻坚先进集体”荣誉称号,因在疫情防控中作出突出贡献,被授予“中国红十字会奉献奖章”,以实际行动践行了本土金融机构的责任与担当。

内蒙古农信坚守服务“三农”初心使命,全系统76%的网点位于乡镇、80%的行政村设有金融服务点、2万多名员工长期奋战在农村,有效填补了相关领域服务空白。深化“党建+金融”,与地方开展“双向挂职”“双基联动”“三级共建”,4100多名农信金融助理、金融村官活跃在企业园区、田间地头,推动组织共融、队伍共建、资源共享、服务共抓、难题共解。勇于在县域经济中打头阵、挑大梁。以整村授信、普惠大走访等为重点的“春天行动”“丰收行动”,已成为家喻户晓的农信品牌,共培育信用乡镇275个、信用村4772个、信用户170万个,授信客户160万户,金额2100亿元。

截至2023年末,全区农信系统资产规模8418亿元,各项存款余额6721亿元,各项贷款余额4361亿元,为全区贡献了25%的涉农贷款、25%的小微企业贷款、50%的新市民贷款、76%的脱贫小额信贷,是名副其实的农村金融主力军、地方金融领跑者、普惠金融排头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