信息来源:
据新华社,瑞士联邦政府19日宣布,瑞士信贷银行将被瑞银集团收购。
在当晚召开的新闻发布会上,瑞士联邦政府表示,最近的流动性外流和市场波动表明,恢复必要的信心已不再可能,采取迅速且能稳定局势的解决方法是“绝对有必要的”,“这个方案就是瑞士信贷银行被瑞银集团收购”。
瑞士联邦政府表示,面对目前困难形势,瑞银集团收购瑞信是恢复金融市场最近缺乏的信心的最佳解决方案,同时也是管理瑞士及其公民面临风险的最佳解决方案。
瑞银集团当天发布公告说,根据全股份交易的条款,瑞信股东每持有22.48股瑞信股份将获得1股瑞银集团股份,相当于每股0.76瑞士法郎(1美元约合0.9252瑞士法郎),总对价30亿瑞士法郎(约合人民币223亿元,美元32.37亿元)。
瑞银称,与瑞信合并后,瑞银现任董事长Colm Kelleher和CEO Ralph Hamers将各自在新公司担任同一职位。合并后公司的总投资资产将超过5万亿美元,预计到2027年,合并将让公司年度成本削减超过80亿美元。
公告显示,此次收购是在瑞士联邦政府、瑞士金融市场监管局和瑞士国家银行的支持下实现的。两家银行都可以通过瑞士国家银行获得流动性支持。
瑞银官宣的同时,19日瑞士政府宣布,为帮助瑞银接管瑞信资产,将提供最高90亿瑞郎的损失担保。具体来说,假设瑞信的投资组合产生损失,瑞银将承担前50亿瑞郎的损失,瑞士政府承担此后的90亿瑞郎,再有任何进一步的损失将由瑞银承担。
据中新经纬,瑞士金融市场监管局周日称,在瑞士政府支持瑞银收购瑞信后,面值约160亿瑞郎(约合172亿美元)的瑞信Additional Tier 1债券将被完全减记。这意味着,为确保私人投资者帮助承担成本,这些面值的债券将变得一文不值。
瑞士金融市场监管局还解释说,即使仍有偿付能力,瑞信也有可能变得缺乏流动性,所以政府有必要采取行动。
美国联邦储备委员会主席鲍威尔和财政部长耶伦表示,对瑞士当局的支持金融稳定的措施表示欢迎。
欧洲央行行长拉加德也称,政策工具箱已准备就绪,可在必要时向欧元区金融体系提供流动性支持,并保持货币政策的平稳传导。
对于此次收购,美联社报道显示,瑞士信贷董事长表示,“对于瑞士信贷、瑞士和全球金融市场而言,这是历史性、悲痛且充满挑战的一天。”
据美联储网站,加拿大银行、英国银行、日本银行、欧洲央行、美联储和瑞士国家银行今天(当地时间3月19日)宣布采取协调行动,通过现有的美元流动性互换安排加强流动性提供。
为了提高互换线在提供美元资金方面的有效性,目前提供美元业务的央行已同意将7天期限业务的频率从每周一次增加到每天一次。这些每日业务将于2023年3月20日星期一开始,并至少持续到4月底。
公开资料显示,瑞信成立于1856年,最初是为了募款资助瑞士铁路发展而组建。分别于2002年、2004年和2006年进行重组,开始建立,经历了辉煌的时代,在2007年时站上过近千亿瑞士法郎的市值高峰,2008年次贷危机中受影响最小的银行之一。但近年来,瑞信深陷洗钱、投资暴雷等负面消息漩涡,于2022年10月,被曝出现流动性危机。
瑞信业务包括财富管理、投资银行和资产管理,而且业务遍布全球50多个国家。据报道,瑞信的体量更是硅谷银行无法比拟。即便经历大量资金外流和连续亏损,瑞信管理的资产规模依然超过1万亿瑞士法郎,相当于1.1万亿美元,或者7.5万亿元人民币。
瑞银和瑞士信贷 的全球总部位于苏黎世,相距仅 300 码,但这两家银行的命运最近走上了截然不同的道路。瑞银的股价在过去两年中上涨了 15%,2022 年的利润为 76 亿美元。根据 Refinitiv 的数据,该行周五的股票市值约为 650 亿美元。同期瑞士信贷股价下跌了 84%,去年亏损 79 亿美元。截至上周末,它的价值仅为 80 亿美元。
日前,瑞士国家银行贷款500亿瑞士法郎救助瑞信,后极力促成瑞信与瑞银合并。至此,瑞银作为一家独立银行的历史,落下帷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