信息来源:
金融标准是金融业健康发展的技术支撑,是金融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的基础性和纲领性制度。为全面深入贯彻落实《国家标准化发展纲要》《金融标准化“十四五”发展规划》,提升金融标准化发展水平,增强人民群众的获得感、幸福感和安全感,助力金融服务水平高质量发展,秦皇岛银行将“金融标准为民利企”主题活动常态化、具象化、实用化。以形式多样、内容丰富、方法组合的方式,分层次、多角度,认真剖析、消化吸收、深入贯彻和落实各项金融标准,通过活动和实践不断加深对金融标准的理解,坚持不断优化和完善金融标准细则,坚持深入持续推动,尽力释放和发挥金融标准的社会价值。
深刻认识金融标准化的重要意义
1.金融标准化是推动金融高质量发展的必然要求
在数字化转型的大趋势下,金融标准化建设亟待提速。随着金融科技快速发展,金融数字化转型向更深层次推进,场景化、个性化、智能化的高效金融服务不断涌现。与此同时,数字化时代所具有的开放性和互动性,使金融领域更容易产生业务、技术、数据、网络等多重风险叠加,金融标准化体系建设变得尤为紧迫。同样金融业高质量发展也对金融标准化建设提出了新要求、新目标。以标准强化金融服务功能,可以助推更高质量、更有效率的金融服务,也有助于夯实金融业监管能力,筑牢金融业健康发展的基础,守住不发生系统性金融风险的底线。标准助推创新发展,标准引领时代进步。只有高标准才有高质量,秦皇岛银行以标准助力创新发展、协调发展、绿色发展、开放发展和共享发展为思想,不断实践。
2.金融标准化是金融业各项金融工作推进的基础
凝心聚力服务大局,标准助力金融服务提质增效。“十四五”时期的金融标准化工作已经有了明确方向。秦皇岛银行把新发展理念完整、准确、全面贯穿于金融标准化发展全过程和各领域,努力推动金融标准化与经济金融各领域融合,为金融业实现更高质量、更有效率、更加公平、更可持续、更为安全的发展提供有力支撑。
3.金融标准化是金融业高质量发展的有力支撑与保障
金融标准化在适应现代金融体系的发展要求方面起到了积极的推动作用,在强化新技术应用规范等方面起到了强大的引导作用。标准绝非创新的“枷锁”,而是有序发展的前提。实际上,在标准不明、数据不规范的情况下,更有可能出现“劣币驱逐良币”的情况。近年来,金融科技在提供广泛机遇的同时,也增加了潜在风险。因此,金融标准化工作要更有效地适应金融数字化转型发展,在数字时代发挥基础性、引领性作用,助力打造风险可控的数字时代金融服务。与此同时,金融标准化应以加速数字化变革为目标,敏捷智能地适应金融业发展需求。秦皇岛银行既强调发挥创新驱动作用,又注重标准助力金融高质量发展的内在客观规律,以及消化吸收和参考落地行业最佳实践。
强化科普,培养金融标准有机土壤
秦皇岛银行瞄准“金融标准为民利企”主题,以科普宣传与实用培训为抓手,面向金融机构从业人员、享受金融服务的消费者以及缺乏金融标准知识的广大群众,将金融标准的具体内容与实际发生的银行业务相结合,通过场景切入、案例分析、风险提示等方式,增强金融从业人员的金融标准化意识,增强金融消费者对金融标准的理解,增强群众对金融标准化工作的认知,推动社会各方深度参与金融标准共治,增强社会各界不同群体对金融标准化工作的理解和支持,营造良好的标准化工作氛围。
秦皇岛银行围绕“重点宣传推广金融标准清单”,结合金融网络防诈骗、金融普惠利民为民及金融标准助力乡村振兴等活动,在落实疫情防控要求的前提下,高频率、不间断地进行线下宣传和引导,突出金融标准的线上宣传,充分发挥网络阵地辐射作用,积极运用微博、微信、视频号、公众号、手机银行、门户官网、微信银行等方式,通过小册子、小视频、小漫画、一图解读以及标准原文等形式,向社会公众解读《不宜流通人民币纸币》《网上银行系统信息安全通用规范》《个人金融信息保护技术规范》等20余项金融标准知识,不断深入宣传,不断扩大受众群体,不断增强标准的影响力。其中,《不宜流通人民币纸币》可以让老百姓“用上干净钱、用上放心钱”,《网上银行系统信息安全通用规范》可以让客户安心地在有效满足新冠肺炎疫情防控和确保交易资金安全的环境中获得满意的金融服务。为提升职工的专业能力,增强员工金融标准意识和宣传服务能力,秦皇岛银行积极组织员工参加金融标准学习,银行职工参加人民银行组织的《金融标准化“十四五”发展规划》《自助银行网点服务要求》等金融标准培训等,进一步增强员工的标准理解能力、服务意识。
秦皇岛银行为扎实推进各阶段宣传主题,保证宣传吸收效果,一是建立机制、明确方案、扎实宣传。要求各分支机构,依据辖区和机构特点,针对不同类型的金融消费者,设计和开展具有针对性的金融标准化知识普及活动,促使金融消费者掌握符合其需求的金融知识,引导金融消费者识别相关金融产品或服务的风险点,让金融消费者准确理解金融机构的风险责任和金融消费者自身的风险责任及应对措施。二是加强组织、广泛传播、确保实效。成立金融标准化推进领导小组,由行长任组长、各分管行长为副组长,总行各部室负责人为成员,通过定期和不定期组织召开金融标准化推进领导小组联席会,不断统一思想、提高认识、落实行动,动员和引导广大干部群众及职工积极投入到金融标准宣传和贯标活动中来,及时总结金融标准化推进活动的有效经验和实用做法。
秦皇岛银行依托各营业网点为宣传主阵地,通过网点外形象宣传屏和网点内业务宣传屏不断循环播放金融相关标准,利用客户办理业务的等候时间,通过易拉宝、宣传折页、安全提示等方式,结合业务营销向前来办理业务的客户宣讲金融标准相关知识,不断加大加深金融标准的宣传力度。另外,积极组织业务骨干和青年员工加入金融标准宣传主题活动小组,深入社区、学校、企业、厂矿、街道、乡村、农贸市场等地,为群众开展金融标准知识宣传,并将金融标准制成小视频、表情包、美篇等,在抖音、微信、微博、快手、朋友圈等新媒体转发,持续增强“金融标准为民利企”活动的影响力。截至目前,2022年秦皇岛银行累计开展25场金融标准化宣传活动,线上线下受众群体达近10万人次,为金融标准进社区、进学校、进工厂,进农村,深化社会公众对金融标准化的理解奠定了基础。
活学活用规范,深化细化标准
当前,金融业数字化转型如火如荼,大数据、云计算、移动互联、人工智能等信息技术与金融业深度融合,不断推动金融业提升效率、降低成本,促进金融业务、业态和格局的深刻变革,加速金融机构数字化转型,实现金融标准化的落地生根为数字化转型保驾护航。金融基础设施是现代金融体系高效安全运转的中枢,对金融稳定和经济发展至关重要。秦皇岛银行依托“政策+标准”的联动机制,首先明确金融行业数字化转型基础底座发展方向,其次规范金融行业基础设施建设标准,接着细化金融基础设施建设步骤,最后紧盯规划目标蓝图和路径实施建设。在金融基础设施建设过程中,我们还要不断监测金融标准在落地方面是否存在偏差,如果存在差异需要及时纠偏。此外,秦皇岛银行依托金融风险行为指标与金融风险量化监控指标,实现了大数据风控,有效规避了系统性金融风险。推动金融标准化工作数字化转型,既可保证金融行业发展安全,又可为实现金融普惠利民便民奠定基础。
金融科技的标准化建设有利于重塑传统的金融业务体系和信用评估框架,推动供应链参与机构共享流程、接口等技术标准建设,对提高供应链金融服务的普适性具有推动作用。秦皇岛银行票据供应链打通了信息流、交易流、资金流、货物流,以及合同、订单、发票、结算、收款、付款、认款等多个流程节点,为多方参与的大宗商品交易流程提供了防篡改、可溯源、具有公信力的存证记录。区块链技术和金融标准的有机结合,将有利于消除各金融机构在信息化水平、开发能力、技术标准方面存在的差异性,有利于屏蔽不同系统软硬件环境、数据格式、数据标准、开发语言、系统交互API等方面存在的差异,有利于金融机构与非金融机构企业之间的区块链技术互认,形成行业统一规范的联盟链,最终实现跨行业的互联互通,从而解决中小企业融资难、融资贵的问题,推动金融业高质量发展。
金融数据要素标准是金融活动的重要技术依据,包括信息获取、信息披露、投诉处理、纠纷解决等,将金融数据要素标准化、规范化,在金融数据的开放共享、规范使用、风险管理等方面具有基础支撑作用。秦皇岛银行将数据治理推进和金融标准落地有机结合,通过完善金融数据要素标准,打通数据要素流通渠道,推动银行向开放银行发展,促进数据流通,将数据要素流通交易纳入到规范当中,在数据要素流通的各个环节制定细化标准,在促进数据要素流通的同时,保障数据的安全性,通过数据要素标准化,让数据更加便于交易,促进数据要素向数据价值创造方向流动。在金融市场业务和贷款业务活动中,秦皇岛银行将数据标准化置于事前风险预警、事中风险监督和事后风险审计的全方位、全流程管控环节,做到将风险苗头消灭在萌芽阶段。此外,秦皇岛银行统筹兼顾快速发展和稳定运营,将金融数据开发利用与个人隐私保护相结合,不断完善金融数据交易流通和安全保护等方面的标准规范。例如,探索制定金融数据采集、清洗、存储、挖掘、分析、展示等技术标准;制定金融数据分级分类和脱敏等标准;制定金融数据应用建模、元数据、算法评价等标准;制定客户交互行为数据采集等业务数据标准。通过金融标准化工作查漏补缺,构建金融机构金融产品或服务的企业标准;宣传、引导金融消费者选择达标的金融产品和服务,推动和落实金融业务合规经营。
金融服务标准管理是保障金融消费者获得感和知情权的重要技术支撑,也是提升金融机构服务口碑和服务质量的重要手段。近年来,秦皇岛银行积极推进自身标准化建设,自2019年起,秦皇岛银行根据《银行营业网点服务基本要求》(GB/T 32320-2015)国家标准,持续在全行范围内推进营业网点金融标准化达标工作,促进营业网点服务向标准化、规范化和制度化发展,不断提升网点的标准化服务能力。针对老年群体,落实营业网点便民服务标准,统一规范网点装修标准,统一规范网点宣传挂图标准,统一规范爱心专座设置数量、摆放位置、标志标识,统一规范爱心窗口数量、标志标识、统一规范老花镜或放大镜摆放位置、颜色样式,统一规范网点轮椅和急救箱等设施配置标准,统一规范网点志愿者为顾客必须宣讲的金融消费者权益保护和防诈骗等知识内容,向客户展示有温度的金融服务。此外,秦皇岛银行将明示贷款年化利率纳入金融标准,将保障金融消费者知情权纳入日常标准化管理工作,认真落实人民银行要求的“所有贷款产品均应明示年化利率”,不以日息或其他费用等方式隐性“加息”。在网站、手机APP、网点宣传海报等不同渠道营销,秦皇岛银行取消商品价格与分期利率混同展示,取消日利率、周利率、月利率等标注方式,统一以年化利率方式标注贷款利率,从而避免因消费者不清楚不同贷款利率的明确内涵,导致金融消费者承担更高的贷款成本。秦皇岛银行敢于鉴往知来乘势而上,不断推动金融标准化工作迈上新台阶。
优化完善,释放金融标准社会价值
《金融标准化“十四五”发展规划》提出,到2025年,与现代金融体系建设相适应的标准体系基本建成,标准与金融监管、金融市场、金融服务深度融合,金融标准化的经济效益、社会效益、质量效益和生态效益充分显现,标准化支撑金融业高质量发展的地位和作用日益凸显。商业银行要加强组织领导、完善实施机制、强化宣传交流等保障措施,确保各项目标任务落到实处。
秦皇岛银行积极参与金融标准企业领跑者活动,结合自身经营特点,制定了《秦皇岛银行营业网点服务标准》《秦皇岛银行移动金融APP服务标准》《秦皇岛银行网上银行服务标准》,并在企业标准信息公共服务平台公开发布,不断履行社会责任,以实际行动助推区域经济高质量发展。
秦皇岛银行坚持深入贯彻落实《金融标准化“十四五”发展规划》《金融业标准化体系建设发展规划(2021-2025年)》,聚焦绿色发展和科技创新,不断培养金融从业人员标准化工作意识,不断提升金融从业人员标准化工作价值,大力开展金融机构执行标准的自我声明公开,深入持续推动重点领域标准应用,尤其是消费者保护、金融科技、网络安全以及普惠金融、绿色金融等标准的应用;坚持多措并举,持续释放金融标准效益与价值,切实发挥金融标准的经济效益、社会效益、质量效益和生态效益。
金融标准化工作任重道远,秦皇岛银行仍将持续坚持金融标准化知识普及与实践运用,不断拉近群众和金融机构的关系,切实提升金融产品质量和金融服务质量,积极履行金融标准化的社会责任和应尽义务,充分体现金融产品“根植百姓服务大众”的服务理念,让群众更多地了解金融产品、使用金融产品和享受更优质的金融服务,有效促进金融经济的健康发展,构建和谐稳定的金融环境和生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