信息来源:
经过多家国内外优秀IT公司的激烈竞争与角逐,最终安华信(SECSINO)凭借优秀的解决方案和综合技术实力中标绍兴银行信息科技监管评级全面对标、规划服务项目。
此次项目主要从监管角度对绍兴银行信息科技治理、信息科技风险管理、信息科技审计、信息安全、信息科技开发及测试、信息科技运行维护、业务连续性和信息科技外包等进行综合性对标梳理,及时发现问题并落实整改。
关于绍兴银行
绍兴银行股份有限公司(以下简称绍兴银行)是一家由地方财政及企业单位参股、具有一级法人资格的股份制商业银行。1997年12月,绍兴银行的前身——绍兴城市合作银行由9家城信社和农信社组建成立,1998年5月更名为绍兴市商业银行,2010年1月更名为绍兴银行。目前,绍兴银行注册资本为35.38亿元,员工2300余人,分支机构106家,经营区域覆盖绍兴、嘉兴、舟山、台州、湖州、温州6个地市,并发起设立浙江兰溪越商村镇银行,逐步形成“立足绍兴、着力大湾区、覆盖全省、辐射长三角”的业务网络。截至2020年12月末,我行资产总额1526亿元,各项存款1088亿元,各项贷款843亿元,实现拨备前利润19.5亿元,不良率1.30%,拨备覆盖率231.05%,资本充足率13.06%,核心一级资本充足率8.91%,相关监管指标全面达标。
经营管理市场化。我行以建立健全市场化体制机制为主线,构建“决策科学、执行有力、监督有效、运行稳健”的公司治理机制和以经营成果为中心的市场化资源配置机制,秉承“风险为本、资本为核、合规为基、服务为要、治理为魂”的经营理念,不断增强企业核心竞争力和可持续发展能力。
机构发展特色化。2019年4月以来,我行积极推进“2+5”战略,即坚持大零售和普惠金融发展方向,着力推进小微金融、集镇金融、社区金融、文化金融和数字金融,塑造绍兴银行特色金融服务品牌。我行抢抓集镇市场,设立安昌、平水、大唐等38家集镇支行,努力构建“网格化、全服务、零距离”的集镇金融服务模式;专注小微金融,设立嘉兴海宁、台州温岭、嵊州三界等30家小微专营支行,上虞易游小镇、温州平阳2家小微综合支行;深耕社区金融,设立孙端、马山、裕民等22家社区支行,不断下沉重心、下沉服务,打通金融服务“最后一公里”;推进文化金融发展,设立文化金融事业部和专营支行,探索文化金融发展新途径和新模式;开展人才服务银行建设,为高精尖人才和大学毕业生创业提供专享金融服务。
产品服务多元化。我行始终坚持服务区域实体经济、小微企业和城乡居民的市场定位,以为客户提供多元化金融服务为目标,精心打造公司金融、个人金融、同业金融和网络金融四大业务板块,推出“物产贷”、“金租贷”、“金税贷”、“金积贷”、“优拍贷”、“小微快捷贷”、“兰花易贷”、“定存冠”、“金兰保”和“金兰花”理财等系列产品,初步形成了多元化的产品服务体系和良好的品牌形象。
科技创新自主化。我行牢固树立“科技是第一生产力”的理念,不断加大科技系统建设投入力度,全面实现核心系统自主可控,自主开发移动银行、信贷集中作业系统、信用风险可视化系统、数字金融信贷流程管控系统(惠眼网)等重点项目,不断强化大数据、人脸识别、人工智能等新技术的应用,逐步构建面向业务、面向服务、面向客户、面向未来的科技创新体系,切实增强科技对业务发展的支撑能力,努力实现“能够机器做的,不要人工做;能够我们跑的,不要客户跑;能够后台做的,不要前台做”。
近年来,我行先后荣获“浙江省小企业服务先进单位”、“民企最满意银行”、《银行家》杂志“十佳金融产品创新奖”、“浙江省慈善奖”、“浙江省服务业百强企业”、“2020浙江省成长性最快百强企业”、“绍兴市支持经济发展突出贡献集体”等诸多荣誉,市场影响力和品牌美誉度不断提升。
站在绍兴银行发展的新起点上,我行将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围绕“区域好银行、绍兴金名片”的发展愿景,坚持党建统领,不断丰富和实践“胆剑初心”党建品牌,培育以“大禹精神、陶朱商道、枫桥经验”为核心的企业文化,深化“2+5”战略,加快“上网下乡”,推进大零售和普惠金融转型,打造文化金融和集镇金融经营特色,主动融入长三角一体化发展,加大地方经济支持力度,努力在改革创新中走出一条新路子,不断增强可持续发展能力,在规模、质量、特色、效益等方面实现显著增长,全力打造成为一家资本充足、治理完善、内控严密、特色鲜明、业绩优良、品牌响亮、受人尊敬的一流城商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