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闻资讯


推进欺诈风险一体化管控,逐鹿数字化转型背景下安全保卫主战场

信息来源:

当前,我国金融业态演进和金融科技竞争日益复杂,各行加快数字化转型,对商业银行安全保卫工作带来更多机遇与挑战。欺诈风险是普遍存在于银行经营管理活动之中的一种操作风险,直接损害银行经营和客户资金安全,成为商业银行数字化转型的显著威胁。国内各行基本由安全保卫部门牵头欺诈风险防控工作,在保障银行经营安全方面发挥了积极作用。中国农业银行安全保卫部全面贯彻落实行党委数字化转型再造一个农业银行的战略思路,以“国际化、集团化、专业化、数字化、价值化”建设为引领,大力推进欺诈风险一体化管控,加快挺进反欺诈这一新时期安全保卫的主战场,着力补齐线上欺诈风控能力短板,建立健全线上风控体系,以前所未有的创新力和融合力实现安全保卫工作的转型发展。

防控欺诈风险已成为

新时期商业银行安保工作主战场

在银行数字化转型的背景下,金融与科技的深度融合使金融服务更加数字化、虚拟化,线下业务加速向线上业务迁移,非接触式的网络欺诈日益严峻,欺诈风险成为银行数字化转型和线上业务发展的重大障碍。

1.欺诈风险成为系统性金融风险的重要诱因

加强欺诈风险防控是贯彻落实中央决策部署,打赢防范化解金融风险攻坚战的必然要求。习近平总书记指出,防范化解金融风险,特别是防止发生系统性金融风险,是金融工作的根本性任务。银行是我国金融机构的重要组成,也是防范化解金融风险的主体,必须准确认知和全面管控存在于经营管理活动中的各类风险。欺诈风险是银行发生频次最多、损失最大的操作风险,涉及日常经营的各个环节,嵌入各业务条线和业务流程,隐蔽性强,传染性广,且欺诈手法不断翻新多变,极易与其他类型风险交织共振、传导转化,是新时期银行安保工作聚焦的重点。如果欺诈发生在信贷、资金交易等业务领域,还可能触发新的信用风险、市场风险或放大原有风险程度,进而对银行的声誉和经营安全产生重大影响。

2.保障线上业务安全成为银行安保工作的主要方向

商业银行经营模式已经转型,各行数字化进程明显加快。一方面广泛运用互联网、大数据、云计算等科技,突出业技融合、架构统一以及流程再造,主动融入线上化、数字化、信息化浪潮,着力打造数字金融科技。另一方面,营业网点转型进程加快。压降无效网点,增加轻型、营销型网点,用智能机器设备取代人工柜台趋势明显。与此同时,迫于经营压力,商业银行各级分支机构在人力资源和组织结构上增前台营销、压中台风控、减后台行政。经营模式的转变加速银行安保转型,逐步从以现金安全为核心的传统安全保卫转变为依托科技平台的企业级、全流程业务的安全管理,逐步从防范银行实体设施的盗抢转变为保障各种线上业务和产品的经营运行安全。

3.解决欺诈与反欺诈的矛盾成为银行安保工作的紧迫任务

数字化转型前所未有地激化了银行业欺诈与反欺诈的矛盾。一是信息不对称的矛盾更加严重。欺诈本质上是信息不对称的结果。互联网金融和银行线上业务的飞速发展,服务对象从“实体的人”变成了“虚拟的数字”,伪造信息、冒用账户的可能更大,相关的黑色产业更是猖獗与发达,更加便利了欺诈分子通过造假手段加重信息不对称。二是反欺诈手段滞后的矛盾更加突出。欺诈手段伴随金融科技的发展也在迅速迭代和扩散。欺诈与反欺诈的攻防地位,决定了作为守方的反欺诈通常是被动防范欺诈的攻击,从识别、侦破欺诈手段再到更新反欺诈策略所耗费的时间,只能竭力接近于实时,但又难以完全消灭欺诈。三是反欺诈成本与收益的矛盾更加明显。一方面,欺诈分子复用电信网络新型欺诈手段诈骗不特定人群,屡屡得手,投入极低成本却非法获取暴利;另一方面银行各业务部门耗费巨资,重复建设反欺诈系统,各自为战,数据割裂,没有形成反欺诈合力和规模效应,欺诈识别的成本居高不下,反欺诈效果却不尽人意。

农业银行欺诈风险

一体化管控的解决方案

面对数字化转型业务发展需要和安全保卫任务的转变,农业银行安全保卫部紧密围绕全行总体布局,以安保创造价值理念为统领,以安保数字化转型为驱动,加强顶层设计、制度建设、流程再造,坚持安全保卫与业务发展的深度融合,全面推动企业级智能反欺诈平台(天蓬)建设,打造监控手段多样、数据整合互通、模型智能高效、风险分类管控、场景全面覆盖的反欺诈新架构,全力实现对全行欺诈风险有效拦截和精准打击的一体化管控,为建设国际一流商业银行集团保驾护航。

1. 各司其职,搭建分工明确的反欺诈组织框架

为打击日益猖獗的诈骗犯罪及其黑色产业,在国家层面早已形成由公安部牵头、各行业主管部门配合的反诈工作格局。与之对应,农行安全保卫部牵头全行反欺诈工作,承担反诈管理职能,负责制定反诈相关制度,组织反诈系统建设,开展欺诈风险分析评估,统筹跨部门反欺诈联动监控,协调监控规则冲突,统一预警信号输出,监督评价欺诈监控和处置工作开展情况;农行各业务部门根据各自产品特点和业务流程,运用规则模型和名单机制,按条线开展欺诈风险监测和预警;农行风险作业中心承担操作职能,集中开展欺诈风险核查及处置,统筹配置和运用处置策略,集中分类处理欺诈风险预警和事件。

2.建章立制,构建有序周密的反欺诈制度体系

按照基本规范、管理办法、操作规程三个层次,建立运行有效、上下衔接的反欺诈制度体系,围绕反欺诈工作机制、系统建设、数据管理、风险处置等方面,详细绘制相关制度基本图谱,逐步填补缺项漏项。制定欺诈风险一体化管控的基本规范,形成农银集团反欺诈工作的总纲领;充分考虑所在国监管政策不同,建立健全适应国别差异的境外机构反欺诈管理办法。制定欺诈数据资产管理办法和操作规程,规范欺诈数据的申请使用、异议处理流程以及安全防护要求。制定电信网络诈骗治理的管理办法,明确电信网络诈骗风险的治理策略、处置流程以及操作细则。制定智能反欺诈平台(天蓬)的操作规程,细化权限设置,规范操作行为。

3.统筹规划,组建企业级反欺诈系统架构

按照统一监控运行、统一预警信号输出以及统一数据服务的原则,整合农行各类欺诈风险监控系统,打破反欺诈的业务壁垒与数据孤岛,构建以智能反欺诈平台(天蓬)为依托、平台化公共服务能力与个性化反欺诈专项监控能力相结合的企业级欺诈风险监控体系,实现欺诈风险监控的模型构建、风险信号、监测成果的共享复用。一是统一反欺诈监控运行。利用智能反欺诈平台(天蓬)为各欺诈风险监控领域统一提供反欺诈监测联动、运行管理、风险提示、信号集中、公共核查、协同处置等公共监控运行服务。二是统一反欺诈信号输出。基于统一业务标准、数据标准,复用跨领域公共监控数据资产(模型、规则、指标、名单等),并由各业务领域独立设计、部署、运行与管理反欺诈专项监控模型,再由智能反欺诈平台(天蓬)统一输出欺诈风险信号,再统一接收核查处置结果。三是统一反欺诈数据服务。利用智能反欺诈平台(天蓬)为各业务部门的反欺诈监控领域统一提供数据接入、处理、分析、展示,以及模型工厂、计算框架、数据资产库等反欺诈公共数据服务。

4.积小至巨,创建海纳百川的反欺诈数据资产库

农行安全保卫部着力实现内外部欺诈风险数据的有效整合和充分利用。一方面深耕于数据的集中与共享。引入外部权威数据,整合行内风险名单数据,实现名单数据集中;通过整合线上、线下,柜面、ATM,信用卡、借记卡等渠道、产品数据,支持跨业务部门、条线交易流水和反欺诈指标的共享;支持跨业务条线协同处置,共享反欺诈核查处置中的各类风险信号及相应结果,提供即时查询服务供下游交易和产品使用,避免渠道与产品系统多头预警和对客户的二次干扰;沉淀反欺诈风险事件数据,积累各类欺诈事件、情报信息,集中推送给行内各系统和业务部门使用,实现风险事件全行级共享。另一方面聚焦于数据的挖掘与分析。充分挖掘反欺诈数据资产价值,以客户基础信息、社会信息、欺诈风险信息、关联交易信息为组成元素,应用自然语言处理、知识图谱、深度学习等人工智能技术,打造欺诈评分、客户欺诈画像、欺诈关系图谱、欺诈风险云盘等产品,为各业务领域提供多维度、多层次的“客户级”反欺诈统一视图。

5.首尾衔接,形成结节相扣的反欺诈管控闭环

欺诈风险防控主要包括欺诈监控和欺诈处置,欺诈监控和处置分开运行,实现平衡与制约,避免出现道德风险。针对各业务领域在反欺诈监控方面的差异性,应当保留其反欺诈特色需求,同时以公共数据服务平台、监测运行平台为统一支撑,在全面复用跨领域反欺诈公共能力的基础上,规范反欺诈信号加工、监控引擎、专项核查、处置策略、跟踪评价等功能的反欺诈业务组件的建设和管理。并通过智能反欺诈平台(天蓬)统一输出预警信号,统一对接风险作业中心,并由中心负责欺诈风险线索的集中核查处置,同时向业务监控部门反馈处置结果,供其依据处置结果调优欺诈风控模型。对处置中发现涉及刑事案件的欺诈风险再移交安全保卫部案件管理部门,启动涉刑案件相关工作流程,从而真正形成欺诈监控信号统一生成和输出、核查处置结果集中沉淀和反馈的完整闭环。

农业银行欺诈风险一体化管控的

具体推进路径

2019年初以来,农业银行安全保卫部积极落实全行数字化转型的战略部署,加快反欺诈力量整合,设立专职反欺诈处室,以提升线上业务欺诈风险防控能力为导向,以全面开展企业级智能反欺诈平台(天蓬)建设为抓手,力争在2020年底实现全行境内重点业务领域产品全量接入该平台,加速推进反欺诈与业务流程深度融合,初步形成多产品、全流程的欺诈风险一体化管控能力。

1.以点带面,先行先试

信用卡业务的反欺诈风控起步较早,经验丰富。2020年上半年,农行以信用卡业务反欺诈为切入点先期接入智能反欺诈平台,为后续与各条线敏捷对接积累可复制、可推广经验,同步完成各线上信贷渠道产品数据接入。

2.业务驱动,急用先行

全面推动线上信贷业务反欺诈。2020年下半年,实现农行“个人e贷”“产业e贷”“惠农e贷”和“小微e贷”四大线上信贷产品实时反欺诈功能的全量对接,从源头上做好贷前客户准入,贷中异常申贷识别,贷后资金流向监控,全流程管控欺诈风险。

3.串并结合,有序推进

推动重点交易领域反欺诈,加强电信网络诈骗治理,对各类渠道发生的大额、频繁、可疑等高风险交易实施全时段布控。同步完成欺诈画像、欺诈评分、欺诈关系图谱等反欺诈产品的投产应用,持续丰富欺诈规则模型库,提升欺诈实时拦截精准度。

4.总分联动,内外一体

逐步面向境内外分支机构、综合化经营子公司、境外子行开放全面反欺诈服务,提升农银集团欺诈风险防控能力。逐步面向我行客户、金融同业提供反欺诈信息资讯服务,打造欺诈风险联防联控生态圈。

 

 

 

来源:金融电子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