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闻资讯


科技赋能应用试点,助力上海金融科技中心建设

信息来源:

统筹规划,构建金融科技生态体系

金融科技是技术驱动的金融创新,是新时代推动金融高质量发展的有力抓手。易纲行长在陆家嘴金融论坛上指出,未来全球金融业的增长点和竞争力将主要体现在金融科技,上海应以金融科技中心等“五个中心”建设为重点,加快推进上海国际金融中心建设。人民银行上海总部紧紧抓住数据时代契机,创新工作理念,克服疫情影响,积极稳妥推进金融科技相关工作。

2019年10月,人民银行上海总部出台《关于促进金融科技发展支持上海建设金融科技中心的指导意见》,聚焦上海金融科技中心发展目标,提出40项指导意见,着力挖掘上海金融科技发展潜能,激发金融科技发展活力,提升金融科技赋能实体经济的质量和效率。2020年1月8日,上海市政府印发《关于加快推进金融科技中心建设实施方案》,计划五年内将上海打造成金融科技的技术研发高地、创新应用高地、产业集聚高地、人才汇集高地、标准形成高地和监管创新试验区,把上海建设成为具有全球竞争力的金融科技中心。目前,上海已成立金融科技产业联盟和联合实验室,汇聚主流金融科技思想,持续打造良好的金融科技生态圈。并设有全国唯一的金融法院,司法部门的专业性和独立性为金融科技知识产权保护和金融科技中心建设提供了坚实保障。

2019年10月,人民银行总行联合六部委正式批复在上海市等十省市开展金融科技应用试点。人民银行上海总部积极响应,统筹协调辖内金融机构,在人民银行总行的指导及上海市政府的支持下,推动金融科技应用试点项目落地,在普惠金融、便民利企、服务中小微企业领域取得显著成效。2020年4月,人民银行总行发布公告支持上海等六市开展金融科技创新监管试点,探索构建金融科技创新管理机制,打造包容审慎的新型监管工具。这是我国金融监管的创新举措,又是上海金融科技中心乃至上海国际金融中心建设的重要步骤。2020年7月,上海市首批8个项目正式对外公示,在构建金融科技监管基本规则体系方面更进一步,力求为探索构建富有中国特色的金融科技创新管理体制贡献“上海智慧”。

上海各项应用试点工作坚持创新引领、包容审慎、惠民利企的总基调,稳步推进,既体现了科技创新驱动下上海金融业高质量发展的最新成果,也彰显了上海努力建设具备全球影响力金融科技中心的砥砺奋进态度。

扎实做好应用试点工作,推动金融与科技深度融合

金融科技应用试点工作旨在推动金融与科技深度融合、金融服务提质增效,提升金融服务实体经济水平。人民银行上海总部高度重视该项工作,积极争取上海市政府支持,与上海市地方金融监督管理局双牵头会同市相关委办局建立试点工作协作机制,明确各方工作职责,压实主体责任,实现资源共享、优势互补,协力推进试点工作高效开展。这种模式为应用试点的高效、有序开展提供了有效的组织保障,也为优化上海市金融科技产业战略布局、把脉行业趋势、破解发展难题提供了进一步支撑。

经过广泛征集、周密筛选,上海市共产生23项金融科技应用试点项目,目前已全部上线试运行,在技术先进性、场景多样性等方面具有较好的示范效应。助力中小微企业融资、优化民生服务,充分展示了上海市的金融科技发展水平。上海发展金融科技目标明确,前景广阔。

坚持金融服务实体经济,抗疫惠民,应用试点成效显著

今年年初至今,全球经济受新冠肺炎疫情影响,大量的线下金融服务受到冲击,中小微企业在疫情冲击下更是面临诸多困难。金融科技应用试点的多个项目聚焦金融支持疫情防控、稳企业保就业等当前重点工作,着力缓解中小微企业融资难题。还有一些项目通过新型技术手段,整合服务资源,将金融服务由线下移至线上,既符合金融为民、金融便民的理念,也符合疫情大环境下的抗疫要求。

例如,交通银行建立了智慧信贷服务平台,通过先授权后收集的模式,获取小微企业主的基本信息,结合人民银行征信、市场监督总局红盾、最高法、行政处罚、企业纳税、房产评估等数据对小微企业进行综合分析,授予小微客户线上授信额度,将数据不全、难以获得银行信贷的小微企业纳入服务范围,有效解决了中小微企业严重信息不对称、信贷市场存在逆向选择的问题,助其实现应有的经济活力。截至10月16日,累计授信金额346.75亿元、贷款余额266.17亿元。

中国银联的“基于大数据、云计算技术的多应用普惠金融服务项目”,依托行业支撑综合服务、场景服务、支付标记、云计算资源等平台,在交通出行、智慧停车、校企园区、行业快速接入、行业综合服务、数字礼券等领域开展金融与行业融合的试点应用。利用大数据、云计算、支付标记化等技术实现金融与行业融合,提升普惠金融的质量与水平,切实做到金融为民、金融便民。目前,中国银联移动支付产品已在全国超1700个市县公交及37个城市地铁上线。以上海为例,中国银联乘车码覆盖全市近1.6万辆公交车及轮渡,累计服务用户超5000万人次;在高校和企业园区,通过接入超过70家服务商,中国银联支付已服务全国近2000个校园、近4000座企事业园区;为打造跨场景支付生态,中国银联数字礼券平台已接入26家礼券服务商,上线332个品牌、1443款礼券,联动行业头部商户,开创了与品牌方共投共建的运营新模式。

上海票据交易所的“基于大数据的智能化票据交易风险监测预警平台项目”,采用大数据技术架构,将多个系统的数据进行融合汇总,实现票据市场全量基础数据的统一存储,并实现了海量交易数据的实时监测和分析,实时数据处理达到秒级响应。该项目符合大数据时代对风险监测评估的高要求和高标准,全面、高效地实时监测和数据分析为筑牢金融安全防线奠定了基础。该项目已于2019年12月28日正式上线试运行,实现了3项中小银行票据流动性监测指标、3项市场结构分析监测指标和2类违约情况指标等三类监测指标,完成100多项票据行为的梳理,完成30个以上主题、200个以上维度、上千枚举项的自定义报表统计,完成为人民银行总行提供的复杂固定报表22张。

下一步,人民银行上海总部将继续联合上海市相关政府部门,加快推进金融科技应用试点等各项工作,确保各项试点任务按时、保质、高效完成。同时,组织试点参与单位加强成果传播,开展形式多样的宣传活动;加强成果管理,提炼可复制、可推广的经验,为全国推广提供借鉴。

 

 

来源:金融电子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