信息来源:
今年以来,国家加快5G网络、数据中心等新型基础设施建设战略进度加快,数字新基建将成为我国稳投资、稳增长、促消费,化解疫情不利影响,实现经济平稳有序发展的重要抓手。新一代信息技术作为“新基建”的重要推动力量,以5G、大数据、人工智能、云计算等为核心的“数字新基建”,代表了经济高质量发展的方向,正在给银行业数字化转型发展注入“新活力”。
作为一家地方法人银行,甘肃银行持续加大金融科技建设力度,把科技创新作为引领发展的第一动力。2017年建设了以“安全可靠、自主可控、绿色节能”为目标的新一代双活云数据中心和新一代核心银行系统。2019年制订《甘肃银行数字化转型发展白皮书(2020-2023年)》《甘肃银行数字化转型方案》,着力从数据治理、智慧网点、智能服务、金融生态、大数据风控、数字中台、网上商城等方面推进数字化转型。
金融行业新型基础设施建设包括以5G、人工智能、云计算、大数据中心、区块链、物联网为代表的网络化、数字化、智能化的基础设施建设。要推进数字化转型,首先要完善数字化基础设施建设。甘肃银行围绕5G营业厅、数据治理工程、大数据应用体系、开放银行建设等方面建设新基建工程,对信息技术基础设施进行再升级,不断提升金融服务软实力。
甘肃银行5G营业厅引入了全自动智能服务,运用生物识别、影像识别、大数据、人工智能、AR、VR等前沿技术,实现智慧识别、智慧营销、智慧交易。在5G营业厅,用户不仅可以通过覆盖5G信号的智能柜台、网银体验机等智能设备享受5G技术带来的“极速”体验,“秒下”银行APP或各类金融客户端,借助生物识别技术无感办理业务,还可以在营业厅内通过5G VR眼镜体验甘肃省各大风景名胜,了解银行网点特色服务信息。同时,5G营业厅里也融入了许多生活元素,如利用5G大带宽和低时延能力以及8K 360度全景摄像头,实时传输游戏视频码流至VR头盔或手机,将实时拍摄的视频画面回传至中心大屏,为用户提供浸入式VR游戏体验和观看体验。
根据银保监会发布的《银行业金融机构数据治理指引》,甘肃银行实施了数据治理项目,制订了合理的章程、明确的操作流程,建立健壮的数据资产管控平台,形成从上至下指导、从下而上推进的工作机制。通过对数据流程的规范、对数据质量的管控、对数据标准的统一,以及对数据资源的整合,夯实全行数字化基础能力,打破信息孤岛,实现信息的共享共联,为后续的数据挖掘、产品创新提供基础保证。
在甘肃银行数据治理项目中,大数据应用体系包括了“海川”外部数据管理平台、“镇海”大数据平台、“补天”数据仓库、“问道”数据分析平台等。“海川”平台可以实现外部数据的统一管理和共享。“镇海”平台将在新基建建设过程中继续夯实基础应用,逐步扩大物理节点规模,扩展大数据平台在客户管理、精准营销、风险管理、智能运维等方面的应用。“补天”数据仓库与“镇海”大数据平台无缝对接,共同构成了甘肃银行融合数据平台的基础设施,完整地构筑了甘肃银行的数据资源能力、数据存储加工服务能力、数据管控能力和数据分析能力,成为甘肃银行向数字化转型的基石。“问道”数据分析平台融合了数据源适配、ETL数据处理、数据建模、数据分析、数据填报、工作流、门户、移动应用等核心功能,在可视化分析方面支持复杂报表、3D可视化、大屏分析、预测挖掘等多种分析手段,以满足用户各种分析场景。
在打造开放银行方面,甘肃银行积极布局开放银行,以开放API为技术、以数据共享为本质、以平台合作为模式,以客户为中心、场景为切入进行产品和服务快速创新,通过B端、G端无感融入金融生态链中的生产和生活场景,吸引更多合作伙伴和客户,形成金融+教育、金融+生活、金融+制造业等跨界金融服务,既让金融服务“走出去”,与消费场景深度结合,也让非金融生态“走进来”,实现产品创新与价值再现,满足企业和个人客户的各类金融需求,从而实现多方共赢。目前已上线甘肃党建APP扶贫商城、“天居宝APP”中天庆物业和诚信物业的相关业务,并向陆金所APP投入“月月盈”“季季赢”半年期智能存款、一年期智能存款等产品。
随着新基建建设、数字化发展的大幕逐渐拉开,如何结合自身特点,把握好数字化转型机遇和策略,持续提升服务水平已成为未来一段时期银行业的战略重点。甘肃银行将不断夯实信息技术基础,筑牢信息技术根基,加快推进数字化转型,更加高效、精准、便利地服务地方实体经济发展和广大客户的金融需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