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闻资讯


金融标准助推银行营业网点高质量转型升级的思考

信息来源:

互联网金融的发展,加速了电子渠道对传统网点的替代,新兴技术的发展和互联网企业的跨界竞争,同样弱化了传统网点对公众的吸引力。在银行外部竞争激烈、内部资源有限、服务能力不足的新形势下,如何实现营业网点提质增效是其可持续、高质量发展所面临的主要问题,实施金融标准是助推网点转型升级的有效途径之一。

银行营业网点转型升级概况

为适应当前复杂的金融市场环境,各商业银行以金融科技应用和金融标准实施为引领,不断优化网点布局、合理配置资源、加快智能化网点改造。主要表现为:一是硬件设施智能化,各银行大力实施业务流程线上化和平台化进程,纷纷推出新型智能自助设备,加大对自助设备的投放和功能优化力度,服务能力显著提升。二是随着公众金融服务需求向多元化、个性化、实时化发展,金融服务模式多元化,业务领域逐步拓宽。三是服务渠道数字化,一些商业银行按照“先平台,后机具,再人工”的服务理念,加快网点数字化转型进程,业务办理更加便利。四是线上线下一体化,聚合多方客户、信息、技术、服务资源,实现线上与线下业务的融合,金融生态日益改善。

商业银行营业网点从传统“业务办理场所”向智能化和营销型“现代金融生活体验场所”的高质量转变进程中,金融标准的基础、支撑和引领作用日益显现,在提升服务效率、营销质量、运营绩效、风险防控水平等方面发挥着重要作用。比如产品服务基础标准可助推网点智能化转型、金融基础设施标准科助力网点轻型化转型、金融风险防控标准可助推网点安全化转型,金融标准体系化的供给,为网点全能化高质量转型提供了基础保证。

金融标准助力银行营业网点

转型升级实施途径

发挥金融标准对金融高质量发展的支撑和引领作用,加快营业网点转型升级,不断提升经营效能,促进金融普惠发展,是银行业提质增效、高质量发展的必由之路。我们尝试从金融标准供给和应用的实施途径方面提出一些建议。

一是强化精准培训,培养标准化理念。商业银行应将金融标准按业务条线组织精准学习培训,同时利用媒体、网络、会议等平台,开展多层次、多角度的金融行业标准宣传、培训、研讨和解读,强化标准宣传,培养金融行业标准化工作理念,营造良好氛围。提高金融标准化工作素养。

二是加强统筹协调,完善标准工作体系。各省级金融标准化工作管理部门和商业银行宜建立高效的金融标准化工作领导机制,负责对金融标准化工作的统筹规划,明确分工职责,提升统筹协调能力。应结合网点发展需求和标准供给情况,明确执行范围,细化标准要求,制定实施规划、方案和考核指标,完善考核激励措施。

三是强化标准实施,提升普惠发展质量。金融标准化管理部门积极引导标准实施,发挥标准实施的牵头抓总作用。各商业银行特别是中小型商业银行,应以国家标准、行业标准和团体标准为基础,结合自身发展定位和需求,按照规划,开展金融标准的研制和修订,构建适用的金融标准体系,全面强化标准实施成效,加快推进网点数字化转型,优化资源配置,发挥“平台经济”作用,提高营业网点这个触角的获客灵敏度,促进网点向综合营销服务转型。

四是加大人才培养力度,完善人才培养机制。业以才兴,业由才广,专业人才的建设是促进银行转型升级的基础和保障。应完善金融企业标准化专业人才培养体系,加强与高校和研究机构合作,建立金融业标准化人才培养机制,以提高实践能力为重点,探索产学研培养人才的新途径。